首页>新闻动态>税务新闻
“税路通@青岛”持续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发布时间: 2025-09-26 空格 来源: 人民网 空格 字号:[ 大 ] [ 中 ] [ 小 ] 空格 打印本页文章下载

青岛是中国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和“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青岛税务立足青岛区位优势,不断深化“税路通@青岛”品牌建设,强化海外企业的税费合规申报服务举措,建立健全跨境投融资税费服务长效机制,助力“一带一路”建设走深走实。

“国别服务”:护企海外贸易稳步增长

近日,来自俄罗斯的安娜·塞米诺维奇女士拨打上合国家俄语服务专线,想要了解中国的税收政策。俄语专线人员通过关键词检索,借助上合国家税收(俄语)知识库为其介绍了来华投资的相关政策优惠。

“作为外籍人士,上合国家俄语服务专线的上线,为外籍人士提供了更多咨询服务渠道,我们可以无障碍地了解到中国的税收政策”,安娜·塞米诺维奇女士说。

首创上合国家俄语服务专线是青岛税务服务上合示范区“国之大者”的重要措施,通过建设上合示范区税收合作办公室,开通上合热线,倡建“跨境税收事前询复工作制度”,深化非居民非接触“双非”便利化服务等举措,积极助力上合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税路通@青岛”获青岛市制度创新成果,服务“一带一路”举措入选上合示范区制度创新成果。

在市北区税务局,依托全国首个RCEP成员国企业税收服务中心积极捕捉国际税收动态,创新打造包含英语、法语、德语、日语等7国语言的“国别服务”团队,针对企业需求,深入浅出讲解出口国家税收政策现状以及主要风险点,着力破解企业在国外政策理解运用方面的难点堵点,平均每场有70余家外贸企业参与培训。

“没想到税务部门还有既懂税收又懂外语的人才团队,能帮我们精准解读国外的税收政策,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我们对外经营的风险,给了我们发展的信心。”位于市北区的山东博约化学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崔艳玲表示。

“税收护照”:助企税惠红利应享尽享

《中国税收居民身份证明》是纳税人在境外使用的证明其中国税收居民身份的重要依据,可以通俗地理解为中国居民的“税收护照”,其最主要的应用场景是帮助纳税人享受税收协定待遇,避免双重征税。

位于青岛自贸片区的青岛盛锐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国际货物运输代理的企业,近期因与乌兹别克斯坦的业务需要,申请开具《中国税收居民身份证明》。

“这是我们第一次收到外方客户要求,需要开具这份证明。税务部门耐心告知我们线上申报流程、需要的材料,还给我们解释了开具《中国税收居民身份证明》的作用。”办税人王甜甜说,“有了这份证明,我们在海外就能合法合规享受到税收协定待遇,为我们和海外客户开展业务注入了‘强心剂’。”

今年4月1日起,新版《中国税收居民身份证明》正式执行。新证明压缩了办结时限,实现了从申请到领取全流程网上办,办理程序更便捷、更高效。自新《中国税收居民身份证明》实行以来,仅青岛自贸片区税务局就已开具22份,预计帮助辖区企业享受税收协定待遇减免税款1000多万元。

“解忧窗口”:涉企税费诉求快速响应

作为青岛海洋生物产业的领军者,位于黄岛区的青岛聚大洋藻业集团有限公司近年加速全球布局,不仅建成专业化海藻加工工业园与科技园,更通过全资并购澳大利亚海藻公司,构建起“原料保障基地+灵山湾国家海洋牧场基地”的“两园两基地”格局,产品远销欧洲、东南亚等地。

然而,“走出去”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并购澳大利亚企业时,股权转让税务处理、当地海洋产业税收优惠认定,还有出口产品涉及的相关税收协定适用,一堆专业问题让我们犯了难。”公司办税人员高晗坦言,企业团队对跨境投资税收政策不熟悉,担心因税务风险延误海外业务推进,这成为制约其全球布局的关键瓶颈。

转机出现在2025东亚海洋博览会上。得知聚大洋在海外并购中遇到税务难题,青岛税务在该展会设立的“税心易企?税收服务站”第一时间主动对接,成了企业的“解忧窗口”。“青西税语外语人才团队”成员带着《国别(地区)投资税收指南》专程赶来,为企业逐页标注涉海产业税收优惠条款,还结合企业并购实际,逐条拆解跨境税务处理要点。针对企业担心的“两园两基地”全球布局税务衔接问题,团队现场绘制流程示意图,清晰说明国内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与海外子公司税务抵扣的联动规则,让原本复杂的跨境税务问题变得一目了然。

“服务站真是帮我们解了燃眉之急!”高晗拿着标注详尽的税收指南感慨道,“股权转让核算、澳大利亚基地税收优惠、国内外税务衔接这些难题,税务人员都讲得明明白白,为我们节省了时间成本,让我们走出去更有底气和信心!”

青岛市税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青岛税务将持续擦亮“税路通@青岛”品牌,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为“一带一路”建设行稳致远注入强劲的“税动力”。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税路通@青岛”持续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发布时间:
2025-09-26
来源:
人民网

青岛是中国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和“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青岛税务立足青岛区位优势,不断深化“税路通@青岛”品牌建设,强化海外企业的税费合规申报服务举措,建立健全跨境投融资税费服务长效机制,助力“一带一路”建设走深走实。

“国别服务”:护企海外贸易稳步增长

近日,来自俄罗斯的安娜·塞米诺维奇女士拨打上合国家俄语服务专线,想要了解中国的税收政策。俄语专线人员通过关键词检索,借助上合国家税收(俄语)知识库为其介绍了来华投资的相关政策优惠。

“作为外籍人士,上合国家俄语服务专线的上线,为外籍人士提供了更多咨询服务渠道,我们可以无障碍地了解到中国的税收政策”,安娜·塞米诺维奇女士说。

首创上合国家俄语服务专线是青岛税务服务上合示范区“国之大者”的重要措施,通过建设上合示范区税收合作办公室,开通上合热线,倡建“跨境税收事前询复工作制度”,深化非居民非接触“双非”便利化服务等举措,积极助力上合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税路通@青岛”获青岛市制度创新成果,服务“一带一路”举措入选上合示范区制度创新成果。

在市北区税务局,依托全国首个RCEP成员国企业税收服务中心积极捕捉国际税收动态,创新打造包含英语、法语、德语、日语等7国语言的“国别服务”团队,针对企业需求,深入浅出讲解出口国家税收政策现状以及主要风险点,着力破解企业在国外政策理解运用方面的难点堵点,平均每场有70余家外贸企业参与培训。

“没想到税务部门还有既懂税收又懂外语的人才团队,能帮我们精准解读国外的税收政策,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我们对外经营的风险,给了我们发展的信心。”位于市北区的山东博约化学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崔艳玲表示。

“税收护照”:助企税惠红利应享尽享

《中国税收居民身份证明》是纳税人在境外使用的证明其中国税收居民身份的重要依据,可以通俗地理解为中国居民的“税收护照”,其最主要的应用场景是帮助纳税人享受税收协定待遇,避免双重征税。

位于青岛自贸片区的青岛盛锐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国际货物运输代理的企业,近期因与乌兹别克斯坦的业务需要,申请开具《中国税收居民身份证明》。

“这是我们第一次收到外方客户要求,需要开具这份证明。税务部门耐心告知我们线上申报流程、需要的材料,还给我们解释了开具《中国税收居民身份证明》的作用。”办税人王甜甜说,“有了这份证明,我们在海外就能合法合规享受到税收协定待遇,为我们和海外客户开展业务注入了‘强心剂’。”

今年4月1日起,新版《中国税收居民身份证明》正式执行。新证明压缩了办结时限,实现了从申请到领取全流程网上办,办理程序更便捷、更高效。自新《中国税收居民身份证明》实行以来,仅青岛自贸片区税务局就已开具22份,预计帮助辖区企业享受税收协定待遇减免税款1000多万元。

“解忧窗口”:涉企税费诉求快速响应

作为青岛海洋生物产业的领军者,位于黄岛区的青岛聚大洋藻业集团有限公司近年加速全球布局,不仅建成专业化海藻加工工业园与科技园,更通过全资并购澳大利亚海藻公司,构建起“原料保障基地+灵山湾国家海洋牧场基地”的“两园两基地”格局,产品远销欧洲、东南亚等地。

然而,“走出去”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并购澳大利亚企业时,股权转让税务处理、当地海洋产业税收优惠认定,还有出口产品涉及的相关税收协定适用,一堆专业问题让我们犯了难。”公司办税人员高晗坦言,企业团队对跨境投资税收政策不熟悉,担心因税务风险延误海外业务推进,这成为制约其全球布局的关键瓶颈。

转机出现在2025东亚海洋博览会上。得知聚大洋在海外并购中遇到税务难题,青岛税务在该展会设立的“税心易企?税收服务站”第一时间主动对接,成了企业的“解忧窗口”。“青西税语外语人才团队”成员带着《国别(地区)投资税收指南》专程赶来,为企业逐页标注涉海产业税收优惠条款,还结合企业并购实际,逐条拆解跨境税务处理要点。针对企业担心的“两园两基地”全球布局税务衔接问题,团队现场绘制流程示意图,清晰说明国内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与海外子公司税务抵扣的联动规则,让原本复杂的跨境税务问题变得一目了然。

“服务站真是帮我们解了燃眉之急!”高晗拿着标注详尽的税收指南感慨道,“股权转让核算、澳大利亚基地税收优惠、国内外税务衔接这些难题,税务人员都讲得明明白白,为我们节省了时间成本,让我们走出去更有底气和信心!”

青岛市税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青岛税务将持续擦亮“税路通@青岛”品牌,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为“一带一路”建设行稳致远注入强劲的“税动力”。

附件: